当前位置:杭州广告网 >> 广告动态 >> 报刊动态 >> 浏览文章

纸媒收藏性不应被忽视

时间:2016年08月31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 作者:  浏览:  【字体:

  面对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兴起,传统纸媒如何在各媒体融合发展中做强自身优势?综合看来,增强“可收藏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砝码。

  所谓“可收藏性”,就是收藏物本身不仅要具备一定价值,而且要具备可长期存放的特性。相对于新媒体时时刷新的信息资源和其信息传输的数字化本质,纸质媒体可以不借助任何额外工具即可收存、展出、查阅,稳固读者记忆、承载读者感情,在长期珍存上无疑具备优势。那么,留给纸媒人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打造纸媒的“价值”。

  莫因一时小利埋隐患

  纸媒特别是报纸,应当是一份新闻纸。面对经营压力,一些报纸将相当数量的版面辟出用于隐性经营,换来一时利益,而一张“新闻少”“不好看”的报纸,将面临读者忠诚度的下降和群体的减弱,为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在尽力保持“短平快”的同时,拿出重要版面,综合多种表现手法,扩张新闻广度,增强新闻深度,使读者“一报(刊)在手,此事尽知”,是打造新时期纸媒新闻性和“可收藏性”应秉持的要义。

  《沧州日报》今年进行了版面改革,特别开辟了新专栏《深度聚焦》。这个专栏专注于深度报道,力求围绕某一新闻事件,呈现给读者一个“无死角”的视觉感知。8月16日,该专栏推出重头文章《金融投资 一柄双刃剑》,针对近期发生的金融骗局,进行了解读、提醒,拿出了观点、建议,辅之以短评、图片等多种表现手法,好看、易懂,受到读者好评。

  将服务延伸至读者需求处

  真诚服务读者,是新闻行业永恒的主题,对于纸媒尤为重要——当读者捧起一份报纸(期刊)觉得它没用的时候,它的存在也就不再重要了。

  还记得二三十年前,长辈经常会从报刊上剪下一些内容,有的是种植技术,有的是生活窍门,有的是重大事件,有的是养生之道,慢慢做了好几本“剪报”。时至今日,许多家庭仍然保持着这一传统。

  为什么剪报?因为它提供的服务有用。现代纸媒在读者记忆中刷新存在感、价值感,能够让读者当个宝贝一样收藏起来,精诚服务的优良传统不能丢下。

  同样以《沧州日报》为例,其各个版面的设置,比如《三农周刊》《教育周刊》《经济特刊》《人文周刊》《民生新闻》等,内容各不相同,但无不高举服务读者的旗帜。

  《民生新闻》版从今年8月5日起推出“关注沧州月嫂市场系列报道”。随着两孩政策放开,月嫂市场十分火热,在满足市民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读者中反响很大。这组报道在《百姓关注》专栏重点推出,展现了月嫂市场,分析了相关问题,采访了业内人士、相关部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读者打开了“心结”。

  “有问题找媒体”凝聚着读者的莫大信任,“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需求处”,则是各级媒体的职责所在。尤其纸质媒体,承载着几个年代人的“阅读情结”,在读者的“收藏观”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让美学贯穿始末

  “收藏品”应当是精美的,或者外表,或者内涵,要经得起时间的沉积和打磨。

  不光纸媒,各个媒体的采写、编辑、排版等各个环节,无不体现着美学。采访是一门艺术,写作是一门艺术,一篇篇凝聚着集体智慧的好稿件,再经过版面上的细致编排、创新谋划,最终面世的都力求是精品之作。

  收藏的多篇新闻佳作,笔者时时翻阅,受益良多。其中有一篇人物故事,写的是一位农民,对于农民的采访,不容易出彩,很容易写“土”了,但是该文记者写的不一样。且看她的开头:

  “这个世界上,有些遇见,总是极具深意。张树行在2000年底第一次遇到了刘宗超。”

  之后,通篇皆是“故事”,语言精美,情节动人,结尾也富有灵气:“天天陀螺般忙碌,张树行声如洪钟,步履劲健,不知老之将至。他常觉得心中有团火,他要让更多的百姓受益科技成果,实现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有效地利用土地,让大地铺展绿色,满目生机。

  整篇文章,文字是优美的,情节是丰富的,感情是深刻的,其中境界,没有多年历练很难达到。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背后往往有着作者自身素养的深厚积淀。一个好的新闻版面,同样凝结着编辑多年累积的独到见解。读者都是美的鉴赏者,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也越来越高,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纸媒的收藏者,当然,前提是纸媒对改善自身品质的不断发力。(原标题:纸媒收藏性不应被忽视 作者:哈聪杰)

编辑:8037

文章关键字:纸媒收藏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