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杭州广告网 >> 广告动态 >> 广播电视 >> 浏览文章

微电影,一种加长式广告?

时间:2011年08月13日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佚名 浏览:  【字体:

    还记得2010年秋天,在网络上一夜爆红的《老男孩儿》吗?这则4分48秒的短视频,由汽车品牌雪佛兰科鲁兹出品。而这种配合广告客户品牌在网络传播,用电影手法操作的短片其实就是“微电影”的最早表现形式。

    而到了2011年,微电影方兴未艾,随着微视频的崛起,微电影的火苗正在燃烧。

    微电影追溯

    什么叫做微电影?至今还没有一个公开且让各方都认可的完整定义。甚至回头追溯,都很难找到哪一支电影才算是史上第一支微电影。

    在北京凯视芳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王大勇看来,微电影的概念源起于2005年兴起的手机电影。2005年,王大勇参与了国内第一部手机电影《聚焦这一刻》的策划工作。

    这之后,类似手机电影的形式不断衍变发展。2006年初轰动一时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属于这个范畴。于是,类似用户或实验或娱乐性质的改编盛极一时,但创作初期并无商业考虑。

    直到2010年到2011年间,微电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更多的国际品牌开始投入到微电影的投拍中。全新剧本、专业演员,加上知名导演,使得微电影的概念被重新打量塑造。

    在投入的内容与性质上,微电影的时长控制在5分钟之内,播放平台选择在网络上。在电影的主旨上,微电影强调的是品牌故事。微电影通常是先有企业决定投拍,再由企业去找合适产品剧本。

    王大勇认为,不论是当初的手机电影,或者短视频,抑或今天称作的微电影,特质都是一脉相承的。“明星出演、增加产品互动、时间足够的短、主题化、系列化。”

    微电影的火苗在燃烧

    什么才是好的微电影?在当下,这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第一次执导微电影的蔡康永说起微电影,用了震撼、提醒、讯息、启发四个词来概括。“这就像写140个字的微博,事先构思好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要忘记最初想要表达的东西,不偏离、不放弃。微电影可以像中国传统戏剧一样,追求一个诗一般的气氛和情绪,不一定要走传统电影有完整故事的路线。”

    精彩的故事情节、明星演绎、精良制作为基础,通过故事和情节表达一种思想和一种风格是微电影成功的关键。

    2011年,凯迪拉克投资拍摄的《66号公路》被称作史上第一支微电影。莫文蔚主演,美国66号公路实地取景,豪华制作班底:戛纳广告节金狮奖得主的Antony Hoffman担任影片的导演及摄影。

    “不同以往单纯的产品植入电影的方式,凯迪拉克用车、明星、故事构建起了微电影,使车成为明星以外的第二位主角,产品特点与明星所代表的车主形象得到极致展现,成为一种创新。”凯迪拉克品牌总监刘震提起。 

编辑:8037

文章关键字:微电影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