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杭州广告网 >> 广告动态 >> 品牌营销 >> 浏览文章

2014年失意的20个大品牌

时间:2015年01月08日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作者:  浏览:  【字体:

    1、李宁

  达芙妮的成功并未在李宁重现,这未必是金珍君的错。两年中,金珍君推行从批发模式朝着现代零售模式转变的改革计划。但由于执行不力,2014年上半年李宁收入比安踏减少了10亿元,是国内五大体育品牌中唯一亏损的一家。留给李宁的时间和金钱都不多了。

  2、沃尔玛

  沃尔玛在2014年继续进行机构精简,将采购权收回总部的策略,试图让它更像美国的沃尔玛赖以成功的模式:以大规模采购换取更低的进价。但集中化采购并不适用于地域消费特征截然不同的中国市场。此外,沃尔玛在便利店和电商的尝试也不那么顺利。

  3、绿城

  融创绿城之争是2014年度最大的乌龙。双方2012年合资成立平台公司,两位创始人孙宏斌和宋卫平也曾渲染“兄弟情”,但在利益面前,依靠义气维系的交易终于沦为一场闹剧。尽管宋卫平后来为绿城引入国企投资方,该事件还是成为中国民营公司治理不成熟的案例。

  4、万宝龙

  中国曾是万宝龙全球业绩最高的市场,如今成了棘手的难题。以书写笔为品牌形象的万宝龙在打击商务送礼的政策下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内地市场的低迷不再像以前那样成为全球销量业绩的亮点。万宝龙试图以打折来换取销量,并进入女性市场来拓展业绩。

  5、中国电信

  在4G元年,中国移动重新拾起了往日的锐气,中国电信却由于FDD-LTE牌照延迟,移动用户规模停滞不前。固定宽带领域,被王晓初寄予厚望的悦me,又因为广电系内部分歧,迟迟没有推出。中国电信虽有”去电信化“的理想,却仍难走出没落贵族的窘境。

  6、民生银行

  虽然民生银行已经被外界视为“小微银行”的代名词,但不良贷款正在攀升,也在考验着它的经营策略。小区金融的开展也正遭受一些争议。董文标2014年8月离开一手创立的民生银行,未来民生的改革步伐是否还能依旧保持快节奏还须打一个问号。

  7、华润

  由于并购乐购及发展电商,华润创业201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跌55.73%。华润置业前10个月销售额下降6.24%。医疗板块发展不顺,旗下3家上市公司停牌重组。此外,华润还卷入政治漩涡。华润董事长宋林被查后一周,5家在港上市的华润企业股价一夜蒸发185亿港元。

  8、百胜

  在中国市场创新乏力的百胜集团在2014年又遭遇供应链管理危机。在福喜事件曝光第二天,百胜股价下跌4.25%,市值蒸发15亿美元。第三季度,百胜中国的同店销售下降了14%。百胜请来了众多明星为其品牌做推广营销,但这一次,它的恢复时间会更长。

  9、福喜

  福喜事件让外界对外资食品巨头供应链管理的信赖瞬间崩塌。这家来自美国,自称“在全世界工厂都严格遵守着最高的质量标准”的肉类供应商被曝光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行为。企业相关负责人被刑事诉讼,主要客户麦当劳和百胜的信誉也受到了挑战。

  10、乐视

  从巅峰到低谷,不过短短数月。尽管季报颇为出色,但随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整顿出台和各种传闻争议,乐视网股价不断走低,2014年10月27日乐视网停牌前,市值跌至281.88亿元。贾跃亭在创业早期深谙资本运作。依赖政府资源获得市场优势的做法面临新的风险。

  11、海尔

  继2013年裁员1.6万人之后,2014年再裁1万人。无论营收还是利润,海尔都落后于竞争对手美的和格力。张瑞敏推出“倒三角”“零库存”“小微企业”等战略进行转型,海尔希望将生产链外包。但由于技术研发都未达到火候,海尔的转型面临巨大的挑战。

  12、娃哈哈

  2014年前三季度,娃哈哈整体的销售额下降了7%。饮料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新品牌进入的成功率降低。娃哈哈的多元化业务:奶粉、印刷、机械和奶牛养殖等也都发展不顺。中国曾经的首富需要在他的家族企业中引入新的管理方式。

  13、联合利华

  外资日化巨头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愈发严重。联合利华三季度营收增幅创下近5年来新低,下跌20%。本土竞争对手的崛起以及跨境购买使得日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快决策速度,将身段变得更灵活以及成功的创新是摆在它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14、携程

  随着BAT步伐加快,携程想要保持市场第一的位置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2014年第一到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对手的价格战也让携程痛失利润。尽管业务量有较大提升,但营业利润下滑却超过了一半。股东纷纷寻找其他业务方向,以期开拓蓝海,同时实现更多个人利益。

  15、一汽大众

  中国政府力度空前的反腐举措也影响到汽车行业。截至2014年9月,5起贪腐事件被通报,包括一汽大众党委书记在内的10多名管理层。速腾大规模的产品召回也显示出其对于质量管控的缺陷。一个本该充分市场化竞争的行业该重新思考一下国企的角色了。

  16、国美

  相较于国美,苏宁在积极求变,除了转型电商,张近东也希望和马云一样,能够建构整个生态链。但对于家电零售出身的苏宁来说,这场变革伤筋动骨。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苏宁云商连续5个季度出现负利润,背负众望的电商易购的销售额与京东也越拉越大。

  17、本田

  除了受到召回事件对品牌方面的影响,这家日本汽车公司在2014年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业绩下滑:中级轿车雅阁以及SUV产品CR-V的销量分别出现18.5%和14.2%的下跌。本田并不是没意识到曾经的“精品策略”会遭遇挑战,但这个策略引出的真正问题是核心产品竞争力的缺失。

  18、比亚迪

  比亚迪股价在2014年最后两周开始过山车之旅。尽管创始人王传福在此后增持了100万股,其股价出现了回升,但对于这家以新能源汽车被人熟知的企业而言,比亚迪销量在2014年前三季度同比下跌了20%,销量下跌主要因为传统SUV及轿车产品面临竞争更激烈的市场。

  19、三星电子

  2014前三季度,三星电子的利润下滑。三星的智能机在中国市场受到了夹击。苹果公司推出大屏手机,削弱了三星电子的大屏手机优势,中国华为、小米、联想在手机品牌和制造上快速进步,推出了性价比较优的中低端手机。三星需要找到新的产品突破点。

  20、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有深厚政府背景的公司,中影股份如今仍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即便如此,它仍难掩失意。从2005年开始布局的上市计划屡屡搁浅,公司内部机构臃肿、决策缓慢。除发行外,在制作上它已经完全被华谊、乐视等民营公司赶超;院线布局上则被万达加速压制。

编辑:8037

文章关键字:品牌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