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杭州广告网 >> 广告动态 >> 广播电视 >> 浏览文章

电视购物广告 九种手法忽悠消费者

时间:2010年03月10日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    浏览:  【字体: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北京市消协连续第二年发布点评电视购物广告报告———

  电视购物广告 九种手法忽悠消费者

  “电视购物投诉占到投诉总量的一成以上,商家主要是利用‘货到付款’的潜规则欺诈消费者。”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青介绍,北京市消协每年受理的投诉有2万件,其中电视购物投诉达2500多件。

  3月7日,继去年对虚假电视购物广告侵权问题进行公开点评之后,北京市消协今年再度发布点评电视购物广告报告。报告显示,电视购物产业遭遇严重的“诚信危机”。

  电视购物困扰人:买还是不买

  报告显示,由于行业信用体系和销售体系状况较差,市场机制不健全,法律法规缺失,行业监管尚存空白,电视购物存在的四大问题困扰消费者。

  一是广告忽悠,经营者在广告上大做手脚。主要手段是:广告内容重复播放,对观众反复轰炸,广告内容极富诱惑煽动性;利用化妆、拍摄技巧或者电脑处理等进行虚假演示,过分夸大产品功效;设置价格陷阱,低值商品包装高价销售,频繁使用“限量发售”、“全球价格底线”等词语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

  二是利用“货到付款”变相剥夺消费者的验货权。经营者一般委托物流公司送货并代收货款,如果消费者不交齐货款就别想打开包装验货。而顾客验货后发现货物存在问题,因物流公司并非销售主体又概不负责,消费者只能找卖家。

  三是不提供经营者名称地址,消费者无法查找卖家。为了减轻企业责任,电视购物广告画面及销售过程中,除了订购电话外,一般都不标注售后服务电话和公司名称等信息,甚至邮寄的包裹上也没有这些信息。有的干脆编造“电视购物总公司”、“电视购物总台”等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找不到投诉对象。而有的电视购物经营者在广告上使用电信公司提供的“一号通”电话作为销售热线,如“010”开头的电话,使消费者误认为是北京的电话,而实际上在外地。“800”、“400”等业务和邮政公司的“邮政专用信箱”业务也常被不法分子利用。

  四是购物凭证不明确,消费者维权举证困难重重。一些企业不提供正规发票,给消费者造成事后维权举证的困难。

  北京市消协提醒说,在明白电视购物节目存在的上述问题后,消费者应慎重决定是否购买。

  发布会现场,一位女孩谈到购买“闻必瘦”减肥产品被欺诈的经历时说,现在才知道电视购物骗人的伎俩,并感叹道:“闻一闻,身体怎么就可能瘦下来?但广告的诱惑力实在难以抵挡。”

  九种忽悠法:看一看怎敢信

  针对电视购物广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北京市消协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5则广告,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点评,总结出电视购物广告目前存在九方面问题。

  一是违规宣传禁播商品。2006年7月,广电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出通知明确要求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但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规定,难免受骗。

  二是违规使用绝对性语言表述。《广告法》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但相当一部分电视购物广告滥用这样的绝对性语言。例如:长虹U钻手机广告称“史上最夺目的真金真钻手机”,CECT钢锋手机广告号称“极限超值,终极全能”,歌秀一吸白面膜则称“2008年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天地1号导航仪更是称“设有全球最尖端的产品研发生产中心,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百度搜索全国排名第一,Google“搜索全球第一”。

  三是违反禁止性规定,其中以化妆品广告最为突出。《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化妆品广告禁止出现有涉及化妆品性能或者功能、销量等方面的数据”。报告对安必信魅眼水晶、完好除疤凝胶、大长今美白祛斑霜产品进行了揭露,其中后者广告语颇为诱人:“7天,敏感区变白看得见,43天彻底换掉皮肤的黑外衣,蜕变青春美少女。”

  四是贬低其他商品和品质,抬高自身产品现象,违反了《广告法》“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规定。广告中,用所要销售的产品与其他产品性能进行对比的,就属此类。

  五是夸大产品性能、效用,明显误导消费者。如:安奈竹炭一洗白广告语:“一洗就变白,不光脸上白全身都嫩白,哇,连脚指头都这么白。”

  六是炒作产品概念,语言模糊,极易使消费者产生歧义,进行误导。如金镇抗疲劳手链广告称“通过国家检测”、“通过权威认证”,但广告提出的产品特性并未说明是什么部门检测或认证的。

  七是产品性能缺乏有效性、真实性的验证。如爱菲烟克戒烟产品广告“只要轻轻一闻,5分钟快速起效,7天断烟瘾,28天全面清肺。”

  另外两个问题是:广告表述相互抄袭,产品不同,广告展示形式相同,如同换汤不换药,尤以饰品类最为突出。广告无生产、经销企业的厂名、厂址,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无法找到真正的经营者,这也为日后维权设置了障碍。

  北京市消协提醒,当遇到上述这样的广告时,消费者就应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掉进广告陷阱。

编辑:8002

文章关键字:电视购物广告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