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杭州广告网 >> 广告动态 >> 广播电视 >> 浏览文章

“植入广告”何去何从要有权威说法

时间:2010年07月21日 来源:天天新报  作者:  浏览:  【字体:

  最近,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公映了,在一片赞扬声中,观众又把“植入广告”这一问题提了出来。理由很简单,《唐山大地震》是一部主旋律影片,尤其是这样一个在人们记忆深处存留着巨大心灵创伤的题材,剧情中出现“植入广告”的商业行为,观众特别是受到过这场灾难伤害的观众在情感因素上难以接受。

  其实,无论是你反对还是不反对,广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须臾不可分离的一个部分。一则好的广告是沟通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所以,广告传播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除了了平面广告,电视广告更是以形象化的优势,每天通过荧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广告要说一声爱你也真不容易,除了缺乏优质的艺术性广告,遭到诟病最多的就是广告宣传的形式,从“插播广告”到“广告植入”,这种带有强制性让观众接受的广告手段,引起了观众强烈的抵触。

  对于电视节目中插播广告,记忆犹新的的是上海在播出由周润发主演的《上海滩》中“三声枪响”插入的那段“水獭牌阳伞”和“安字牌铝铆钉”两则广告,那是插播广告的初创阶段,观众对此倒有一种新鲜感,后来蔓延成风,成为荧屏的一个顽症。主管部门对此不止一次地下达过“限制令”,甚至细化到分秒来死掐,无奈的是,插播广告的违规现象仍是屡禁不止。

  观众对“植入广告”表示不满,在虎年的春节晚会中早已有之。赵本山演出的小品《捐助》,反映的是捐款这样的积极主题,但是,由于广告植入违背了主题应该传递的信息,尤其是受助者带着名酒去感谢恩人,让观众感到不可思议。

  “广告植入”越演越烈,似乎大有燎原之势。比如影片《杜拉拉升职记》,导演徐静蕾尝到了甜头后表示:“广告植入当然越多越好,多了才有面子啊!”同样的话,央视广告部负责人也表示:春晚“植入广告”是顺应市场需求,所以是合理的。明年的春晚,植入式广告不仅还是会有,可能还要“发扬光大”,不仅仅在数量上,更在质量上取得突破。这个观点一经媒体披露,立即引起轩然大波,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面对《唐山大地震》“植入广告”的质疑,冯小刚回应道:“中国电影产业链特别薄弱,比如说好莱坞,电影的回收有多种渠道,票房只占很小部分,但在中国,票房占很大部分,成本回收仅有一个,就是植入广告。植入广告,今后作为产业链中仅有的一环,会长期存在。导演能做的就是怎样结合得好一点。”

编辑:8037

文章关键字:植入广告,广播电视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