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杭州广告网 >> 广告动态 >> 行业管理 >> 浏览文章

信息多源传播时代媒体的社会责任(2)

时间:2011年08月10日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浏览:  【字体:

    深入实际、贴近群众、形象生动

  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有其特有的规律。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提高引导水平,就是要致力研究传播规律,提高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和艺术性,使信息传播更为有效,更加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为群众喜闻乐见。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和大众化,当然不能与主流新闻的娱乐化和边缘化划上等号。新闻娱乐化能够严重地伤害新闻的公信力,背离信息传播的根本规律和群众的真正需要。但新闻报道的严肃性、权威性并不妨碍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进行真实基础上的艺术加工和处理。

  现实生活当中,除了《焦点访谈》等之外,中央电视台另外的一些节目,如《感动中国》、《我的长征》,也都是彰显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贴近群众、形象生动的典范之作,其中《感动中国》更是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牌。几年来,《感动中国》始终表现出坚定的导向意识和全局意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凸显了和谐社会的博大内涵,使《感动中国》始终保持着高品位、高格调,成了真实记录时代风貌、全面构建和谐文化的经典作品。《感动中国》的社会功能,就是坚持正确的导向意识,胸怀全局观念,紧扣时代主题,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以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最佳的切入点,力争体现党的意志、反映人民心声,两者紧密结合。《感动中国》以“和谐为美”作为基本的创作审美观,把和谐理念和精神融入节目创作中,充分发掘社会生活的亮点,用生动的、活跃的和创新的电视手段热情讴歌真善美,展示人性的善良和社会的美好,体现昂扬向上的正气,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陶冶观众情操、愉悦百姓身心。“三深入”是实践“三贴近”的有效途径,也是电视节目深入人心的根本所在。而这也正是《感动中国》几年来从一个普通的年度人物评选的电视节目,成长为今天中国很具影响力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原因所在。

  认清自我、守土有责、社会为先

  在现实当中,新闻媒体不仅以其特有的视角和特定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报道、解释和分析,还以其价值观贯彻意志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因此,新闻媒体一方面必须勇敢地、心无旁骛地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但同时也不能片面或肤浅地理解媒体的社会责任。毕竟新闻媒体所能承载的社会责任是有限的,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行事而不能超越。新闻媒体不能动辄以“社会责任”上纲上线。比如在对待案件的报道方面,新闻媒体有报道的权利,但没有对当事人进行判决的权力。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媒体掌握的理论水平的高低和报道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成正比的。在报道中,借助理论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就能有科学的态度、清醒的头脑、犀利的眼光、灵敏的嗅觉,就能站得高、看得远,就能通过大量的表面现象发现有深刻价值的材料,就能用正确的观点分析各种新矛盾、解决各种新问题。

  总之,信息是群众的第一文化需求,今天的社会已经走进了信息多源传播时代,新闻传播的规范更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控制问题。一方面,社会必须对新闻媒体有更客观的认识和相应的约束,而对新闻媒体而言,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就需要在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中,对新闻事件的社会价值做出正确的判定,首先从社会价值考虑新闻传播的可行性,突出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这是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源泉。在信息多源传播时代,新闻媒体只有承担起自己所应负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树立起良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功用以及相对独特的追求。
 

编辑:8002

文章关键字:眼球效应,社会转型,犀利,《感动中国》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