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杭州广告网 >> 广告协会 >> 论坛访谈 >> 浏览文章

沈阳:媒体融合仍在试错阶段

时间:2015年08月25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浏览:  【字体:

    作为中宣部媒体融合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近一年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媒体融合。他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中央提出《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不少传统媒体纷纷摩拳擦掌,上马“两微一端”。在他看来,当下是媒体融合重要的试错阶段:即便走了弯路,也是宝贵的经验。

    尚未抓到痛点

    “痛点”是营销学中的一个名词,指的是消费者在体验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原本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心理落差或不满。简单来说,就是对用户的了解程度越高,越知道用户“痛”在哪里,就越知道媒体融合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才能实现精准投放。

    沈阳认为,在当下的媒体融合中,很多传统媒体并没有抓住融合的痛点,这导致两种情况:一种表现为投入不足,很多媒体觉得在内部设一个新媒体部,开通微博微信客户端,将自己纸媒上的内容搬到网上就完成了转型,甚至还希望能通过如此“转型”产生经济效益;另一种是投入很大但方向不对,即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花钱买软件、买服务器,或者仓促上马客户端等。

    在沈阳看来,媒体融合的关键首先在于全员观念的转换,如读者思维转向用户思维,内容思维转向服务思维,条块分割的思维转向融合发展的思维;其次是经营模式的更新,由传统的征订和广告模式转向拥有移动增值收入、基金、活动等多元递增的营收模式,这也是判断一个媒体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再次则是要有主打产品,这个产品可以是个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是客户端,甚至是一个活动,“这样的尝试是必要的”。

    形式大于内容

    “就目前已经在进行媒体融合的案例来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本质上的融合。”沈阳说,很多传统媒体的做法是先成立一个新媒体部,但那些老部门根本无法与新部门有效对接,这样的做法导致融合成为一种权力的博弈。实际上,互联网化和新媒体化应该是所有部门的事情。除了机构对接困难,传统媒体机构本身也很难做出一个各方都认同的转型的核心方向,这样只能是分而治之。“我们还可以看到,媒体融合还是在纯投入状态,没有赢利模式,长期输血必然不是一个健康的机体,此外,传统媒体的项目思维比较重,产品思维比较欠缺。”从这些角度来说,沈阳认为现在媒体融合还是处在一个试错的阶段。

    但沈阳认为试错中也有值得肯定的做法。比如新华社举全社之力,结合自身优势做出坚决的转型:架构了一个全国企事业单位的可拆分的客户端平台,形成一个主打地级市以下单位的超级入口。沈阳认为,新华社利用了其党政资源优势,而行业媒体在本行业也有自己的优势,此外,澎湃新闻的纯广告模式和《钱江晚报》的微信矩阵模式等都是不错的尝试。

    人才流失加剧

    近几年,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跳槽新媒体的消息不绝于耳,尤其是一些资深的记者、编导或跳槽或创业,纷纷投入互联网的怀抱,前些日子,新闻毕业生是先去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话题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论。对于传统媒体的人才吸引力,沈阳持悲观态度,他认为接下来的一两年内传统媒体转战新媒体的人会增多,包括大的门户网站在内,传统媒体的人才流失将持续加剧。

    “长久以来传统媒体形成了一些垄断性的资源,比如编制、大城市的户口等,但这些资源并不能构成传统媒体的护城河,人才的流失将成为一种趋势。”沈阳说。

编辑:8037

文章关键字:媒体融合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