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网络的硬伤
时间:2011年10月25日 来源:网络导报 作者:佚名 浏览: 【字体:大 中 小】
网络上有伸张正义的“义军”,他们惩恶扬善,表达善意诉求,但也常常出现误伤;网络上还有散布流言、恶意中伤的“暴军”,他们不一定拳脚相加,但其“暴力”程度却绝不比现实生活弱。
对你不满,组团抵制你
现实生活中,为了表达不满情绪,集体抗议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行为被转移到网络上后,会借助网络的方便和快捷,更迅速地扩大影响范围。
近日来,淘宝商城伤透了脑筋。因为新规上调商户年费,淘宝商城遭到中小商家的联合抵制,淘宝商城的品牌商家也因此被牵连。
这起事件最先是通过网络通讯工具“YY群”、“QQ群”发起的,一呼百应之下,一夜间就聚集了3000余名抗议者,最高时发展到5万多人。随着事态发展,这些抗议者的“中坚”开始有组织地围攻淘宝商城知名店铺。他们对指定店铺的商品一个接一个地集中拍下,编写虚假地址。如果店铺卖家72小时不发货,参与者就可向淘宝商城申请赔偿,店铺还得扣分;如果发货,参与者就根据淘宝商城的“7天包退换”规定,在确定收货后立即申请退款,并统一给店铺打0分或1分的差评。通过这种方式,被攻击的店铺评级、退货率等信用指标将大打折扣。
虽然在各方舆论的压力之下,淘宝商城最终做出让步,调整了新规则的实施时间,但这种通过“网络暴力”的方式争取权益的行为却也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争论。
一部分人认为,这起网络暴力是非理性的不道德行为。
“我们作为普通的商家,何罪之有?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为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韩都衣舍绝不向网络暴力低头。”韩都衣舍CEO赵迎光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诉苦。
聚利时的负责人邹源则表示:“我更要呼吁大家,千万别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别人攻击淘宝商城的‘炮灰’,尽快回到理性道路上来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绝不向网络暴力低头。”
而另一种观点则对中小商家表示了同情。
“说实话,我一向是反对网络暴力的。但这次的事件,让我看到网络暴力的另外一面,当缺乏话语权的中小企业、网络卖家,面对一个日益强大的网络霸权的时候,团结起来,合理使用网络暴力,似乎是大家唯一的选择。我们可以这样看,电子商务已经是互联网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而这次事件,是电子商务领域的第一次反霸权主义的‘暴动’。” 技术与经济观察家瞬雨向《网络导报》记者表示。
由此可见,对于中小商家“暴力”“围攻”淘宝商城,社会各界的态度并不一致,观点也见仁见智。那么,这种行为在法律上能否被肯定呢?
北京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告诉记者:“从法律角度讲,中小商家的这种行为其实很难构成侵权,因为他们是利用了淘宝的购买、销售和无理由退款这种机制的漏洞,这个行为本身不违法不违规。但小卖家的做法并不妥当,是不理性的做法。”
看你不顺眼,发个谣言整你
互联网的便利和丰富多彩,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民大军之中。由于态度立场不同、文化水平及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恶意中伤、诽谤、人身攻击等侵权行为层出不穷,网络暴力拷问着网络的道德体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已达到4.85亿之多。
4.85亿网民,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是网络暴力的实施者,也有可能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比如,在博客或微博上晒出自己的照片或心情,竟遭到陌生人的嘲讽和羞辱;在论坛或贴吧里发表观点,却被意见不合或立场敌对的网友谩骂侮辱……
文章关键字:网络,网络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