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杭州广告网 >> 广告动态 >> 网络媒体 >> 浏览文章

暴力,网络的硬伤(2)

时间:2011年10月25日 来源:网络导报 作者:佚名 浏览:  【字体:

    一项有1825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显示,有60.8%的受访者曾遭遇网上人身攻击,其中6.6%的人“经常”遭遇;有76.6%的人感觉当前互联网上羞辱、谩骂等人身攻击现象普遍;其中,25.6%的人表示“非常普遍”,仅3.9%的人“很少”或“没有”发现类似情况。

    “目前,针对互联网的规则并不多,网民在网络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人身攻击,可能就是觉得好玩,并不是想伤害谁。”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媒教育研究中心张洁博士告诉记者,网络上的人身攻击有的可能只是出于娱乐恶搞的初衷,而有的则带有打击、报复等恶意目的。

    “网上的诽谤和侮辱,让我长期失眠、焦虑、抑郁,也给我的工作单位带来重大声誉损害。这些污蔑使一个合法公民遭受了不白之冤,也损害了社会公义。”北京网友刘擎非常气愤地向《网络导报》记者表示。

    2010年,刘擎在网络上发帖,揭露川籍无业游民刘家国长期在世纪佳缘网等平台假冒“国家电网能源公司CFO”身份诈骗的行为,却因此遭到刘家国的报复。据刘擎透露,刘家国在网络上发布了大量诽谤、谩骂的帖子,诸如“国投信托刘擎被权威机构鉴定为精神病”、“国投信托刘擎曾去天上人间应聘小姐”、“比小月月更加极品的女人北京国投信托刘擎”等,帖子遍布天涯社区、网易论坛、新浪论坛等热门论坛。

    “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导致人身攻击、诽谤、造谣等网络暴力频繁发生,但想要遏制却很难。”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对记者说,攻击者们在网络上的身份脱离了其真实的社会组织关系,追寻查证起来比较困难,找不到真正的应负责任人。

    “作为一个深受网络暴力伤害的人,我呼吁所有被侵犯的人要积极维权,不论是向网站投诉还是寻求司法救济,甚至起诉。虽然维权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的成本,甚至要遭遇许多不解和嘲笑,但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侵权的人付出代价,使他们不能肆无忌惮地侵犯他人名誉。”刘擎说。
挣得比我多,借“刀”清障碍

    无论是此前发生的蒙牛“诽谤门”和“3Q”大战等事件,还是近日发生的淘宝“围攻”风波,都有迹象或证据证明,部分企业和个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通过网络水军进行诽谤、诬陷、抹黑,给竞争对手“穿小鞋”。

    网络水军对网络公关公司来说,是一个敏感却又不得不提的字眼。

    “起初,网络水军的主要任务是炒作、删除不利言论。”一位网络公关公司的前员工告诉记者,网络水军是一些公司的重要营销手段,当新产品、新服务推出时,“水军”会在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上制造话题,抬高其知名度,而当有关于公司的负面消息、言论出现时,“水军”的任务是帮助雇主消除这些影响,而现在,许多网络水军又多了一项“新业务”——无中生有,诽谤企业或个人,实施不正当竞争。

    记者在百度搜索中输入“网络公关”关键字,搜索出来的网络公关公司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在网站上直接宣称“专业处理虚假负面新闻、帖子、博文、视频”、“快速、高效、低价、保密”,并留有电话、QQ号等联系方式。记者通过QQ与北京一家网络公关公司取得联系,当问及能否为自己的公司炒作话题,为竞争对手制造点“小麻烦”时,对方回复道:“先留下公司信息,我们才能确定会不会为您做这种服务。”并让记者填写一张客户资料单,内容涵盖公司名称、类型、法人代表、竞争对手等。

    “他们都很小心,只有得到你的详细资料之后,确认你们是真的‘做生意’的,才会与你们接洽。”这位网络公关公司的前员工向记者透露。

    对此,邱宝昌律师表示,像这种无中生有、恶意中伤、散布不实消息对竞争对手实施打击的行为,是典型的网络暴力,就是网络侵权,对商品名誉权和商业荣誉权构成了侵犯。

    “这种竞争手段是企业为了利益而‘绑架’用户的利益,是要坚决反对的。但这种行为目前很难去规制,比如‘3Q’大战,最后也是不了了之。”邱宝昌律师进一步指出,企业行为要依靠法律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市场健康的发展,确保各方利益主体的合理诉求。

    张洁博士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她认为,因为网络环境宽松,监管不严,相关规则也缺失,所以有人就会有组织、有目的地利用这个漏洞,在网络上实施网络暴力,进行不正当竞争。

    想伸张正义,不料沦为“工具”

    在微博上,人们对贪官义正言辞地谩骂;在论坛里,人们对不良企业言辞激烈地嘲讽抵制,对品行恶劣的人进行人肉搜索。正义的人们,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在网络空间里大行网络监督权,但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人们是否被谣言所蛊惑,制造了“冤案”?网络暴力有时更像一把双刃剑,在善与恶的行为方式之间摇摆不定。

    日前,李昌奎在云南昭通被执行死刑。2009年5月16日,李昌奎因求婚遭拒后泄愤报复,强奸、杀害同村女青年王家飞,又将王家飞年仅3岁的弟弟王家红杀害。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因为法院一、二审判决李昌奎死缓,引发了网民的热议和反对之声,尔后改判为死刑。人们于是将这起案件定义为“网络伸张正义的显示”。

    像这样在网络上伸张正义的案例非常多,比如郭美美事件、微博反腐等,都是网民在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但由于网络的复杂性,人们对真相的把握度较低,网络正义也有可能变成网络暴力。

    比如,不久前,一条标题为“广西惊爆人尸油煮粉大恐慌”的帖子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帖子内容中曝光了贺州某连锁粉面店从火葬场平价收购尸油,用来烹调地方特色面食螺蛳粉。网帖还详述了获取尸油的过程,骇人听闻。

    螺蛳粉是广西著名小吃,此消息一出,迅即引来恐慌。大量网友跟帖谴责该连锁粉面店,并声称:“这辈子都不会再吃螺蛳粉了!”

编辑:8044

文章关键字:网络,网络暴力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